“奔跑吧·少年”“中国体育彩票”重庆市青少年棒垒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蘑菇视频
二、承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体育局)
三、协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学校
重庆市万州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四、执行单位
重庆茁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五、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17日-19日
地点: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场
六、参赛单位
以全市开展棒垒球运动的学校、棒垒球俱乐部为单位报名。依托俱乐部开展棒垒球活动的学校,可以学校或俱乐部为单位参赛,一个俱乐部在一个项目组别只能报一支队伍。
七、竞赛项目
(一)棒球:男子
(二)垒球:女子
(三)竞赛单项报名不足三队时,组委会有权撤销该项。
八、运动员资格
(一)资格
1.持有重庆市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不含临时身份证)并具有重庆市中、小学正式学籍(含职业高中、中等专科)的适龄运动员。
2.已进入外省、市、区专业队或代表外省、市、区在国家体育总局单项协会信息平台注册的运动员不允许参加本次比赛;2025年迁入重庆市户籍的运动员不得参赛(不含已代表重庆进行全国注册的运动员);已具备大专及以上学籍者不得参赛。
3.报名运动员学籍须在全国学籍系统查询(2025年9月1日前取得重庆正式学籍)。报名运动员须具有代表重庆市在国家体育总局完成全国注册的资格。
4.代表重庆在全国注册并代表重庆参加全国棒垒球比赛的运动员不受户籍、学籍限制,但只能代表输送单位参赛。
(二)所有参赛运动员须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健康合格(赛前30天内检查有效,体检内容必须包括心电图),并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方能参赛(需涵盖比赛往返路途)。各代表队在为运动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同时,要做好比赛中出现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如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各代表队应按照应急预案积极主动的处理,并向所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三)运动员凭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参加比赛(不接受临时身份证)。
(四)资格审查
1.如运动员不符合参赛资格,将取消其本人参赛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和单位进行处罚。
2.凡运动员(队)被取消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的,已完成的比赛结果不再改变,其被取消的名次依次递补。
九、参赛办法
(一)运动员年龄
15-18岁(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2007年出生的最多可报6人,最多同时上场3人;允许以小打大,但2011年1月1日后出生的限报2人。
(二)报名人数:
1.每队限报25人,其中领队1名,教练员3名,队医1名,运动员20名。
2.每名教练员只能代表一个单位报名,并且只能代表一个单位作为该队的临场教练。
(三)比赛器材、服装
1.组委会负责提供比赛用球及垒包。
2.各队应准备深浅色各一套、号码清晰的棒垒球比赛服装,上场比赛的服装必须统一;背号高度不能小于15公分;各参赛队皆禁穿金属钉鞋。
3.服装上不允许缝系金属闪亮物和佩戴带尖带钉的饰物。
4.接手队员必须自备头盔、护胸、护面、护喉、护腿等护具组委会现场不提供任何护具类装备。局间代替接手接球的队员需戴护面。击球员和跑垒员必须戴双耳头盔。
5.教练员须穿着与本队同款的运动服及无耳头盔上场指导,且上场时不允许使用手机。
(四)凡已报名参加比赛的代表队,未经组委会同意,不得无故退出比赛。
十、竞赛办法
(一)规则:采用最新中国棒球协会、中国垒球协会竞赛规则;
(二)棒球每场比赛为7局(或120分钟)、垒球每场比赛为7局(或90分钟),以先到为准。注:距比赛不足10分钟,不开新局。预赛如遇平局按平局计分;决赛如遇平局,继续比赛,满垒放跑垒员(应轮击击球员的前三名击球员)一出局开始,直至决出胜负为止;一场比赛,双方比分相差7分以上时(含7分),五局结束比赛;双方比分相差10分以上时(含10分),四局结束比赛;双方比分相差15分以上(含15分)时,需打满三局比赛方可结束。
(三)2007年出生运动员上场比赛人数有误,该场裁判员和记录员应立即提醒教练员按规定人数安排上场,如教练员拒不执行,裁判员判罚该队0:15告负。
(四)棒球不执行DH规则。
(五)垒球不执行DP规则。
(六)棒球、垒球投手投球限制
1.每名投手每场比赛限投3局,蹬板试投即为1局。
2.每场投手投球局数将由官方记录员准确记录,达到投球局数时由记录台通知主教练更换投手。
3.违反投手投球局数限制,如教练员执意不更换投手时,裁判员判其该场比赛0:15告负。
(七)跑垒指导员须戴无耳头盔和球队统一服装,并与对方服装有区别,否则不得进场指挥。
(八)计分办法与名次决定
1.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1分,负一场得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循环赛中如遇两队积分相等,且两队有胜负关系,根据比赛胜负关系决定名次。
3.循环赛中如遇两队(无胜负关系)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按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1)同积分队伍比赛,胜场较多者名次列前
(2)同积分队伍比赛,优质平均数(TQB)较高者名次列前(如有优质平均数相同,则在优质平均数相同的队伍间比较胜负关系)。
优质平均数=得分率(总得分/进攻局数)-失分率(总失分/防守局数)
(3)同积分队伍间比赛,责任失分平均数(ER-TQB)较低者名次列前。责任失分平均数(ER-TQB)=责任失分/防守局数
(4)同积分队伍比赛,安打率较高者名次列前。
(5)如仍相等,抽签决定名次。
(九)垒球计分办法与名次决定
1.循环赛胜一场得 2 分,平一场 1 分,负一场 0 分,积分多者列前;
2.循环赛中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按下列办法决定
名次:
(1)如两队积分相等,则依据相互间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2)如三队或以上积分相等,按以下规则依次比较:
①依据相互间比赛战绩决定名次,胜场多者名次列前;如其中两队胜场数相同,则按这两队之间比赛的胜负关系决定两队名次,胜者列前。
②如按第①条排列时仍有不能区分名次者,则依据相互间比赛失分情况决定,失分少者列前。
③如按第②条排列时仍有不能区分名次者,则:
A.当只有两队失分相同时,按两队之间的比赛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列前;
B.当有两队以上失分相同时,则依据全部循环赛失分多少决定名次,失分少者列前;如仍未能区分名次者,按相互间比赛时被残垒数情况决定名次,被残垒少者列前。
C.④如按第③条排列时仍有相同者,则抽签决定。
(十)特殊情况处理:如遇天气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按预定赛程进行比赛,已赛成绩有效。组委会有权决定比赛时间和名次产生办法。
(十一)赛制(根据最后报名数确定比赛方法):
(1)报名6支队伍(不含)以下采用单循环的办法进行比赛。
(2)报名6-11支队伍(含)先采取小组单循环赛(分两小组)确定小组排名后再进行交叉赛,最后进行半决赛决赛的办法进行比赛:
1.报名6支队伍,小组前2名争第1-4名,小组第3名争第5-6名;
2.报名7支队伍,小组前2名争第1-4名,小组第3、4名争第5-7名;
3.报名8支队伍,小组前2名争第1-4名,小组后两名争5-8名;
4.报名9-11支队伍,录取小组前4名,小组第1-2名争1-4名,小组第3-4名争5-8名;小组其余名次淘汰不再安排比赛。
(3)报名12支队伍以上(含),采取小组赛(分四组)录取小组前2名进行AC组、BD组交叉赛再半决赛决赛的办法进行比赛。
5.按照现场抽签方式分组。
(十二)场地和器材
1.场地标准:
A:棒球投球距离18.44M,垒间距离27.43M;
B:垒球投球距离13.11M,垒间距离18.29M;
因无标准棒垒球场,本垒打距离则以现场场地条件为准,赛前联席会宣布。
2. 器材标准:
比赛时,接手必须穿戴全套护具;击球员和跑垒员必须戴双耳头盔;不准穿铁钉比赛鞋,违者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垒球比赛用球参照采用国产品牌U15-U19 SB-FP5000 12英寸比赛垒球;
棒球比赛用球参照采用中国棒协认定的国产品牌U15 BR-2302A 9英寸 \ 高中BR-200 9英寸的比赛用球。
自带比用球棒应为正规厂家出品,比赛使用金属棒,需有生产商和型号标识,无标识、标记不清晰以及定制球棒(非标准型号),均视为不合格。不得使用碳棒和二段式复合球棒。凡出现变形、断裂、漆面落磨损严重以及陈旧等问题的球棒,不允许在比赛中使用。对违规球棒的处理按竞赛规则相关规定执行。
(十三)运动员、教练员、领队,除比赛需要上场外,不得随意离开运动员席,教练员必须穿球队统一服装进入指导区指挥比赛,违者两次警告后,罚离出场。
十一、名次录取与奖励
(一)各单项录取前8名,参赛不足8队按实际参赛队数录取,前3名队颁发奖杯、证书;其余名次只颁发证书。
(二)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按大会有关规定执行,颁发证书。
(三)各单项分设单项技术奖:
1.本垒打奖1名。
2.优秀教练员奖3名(前三名主教练)。
3.金手套奖(各队推选一名)
十二、竞赛办法
(一)报名
1.各参赛队用附件表格填写报名表,一式两份,加盖参赛单位公章。电子版报名表(务必word格式、无需盖章)和所有参赛队员的电子版证件照(规格为300*400,要求以队员姓名及其出生年月为文件名,如“张三20080625”)发送至报名表指定邮箱。报名于10月12日24时截止。报名后不得更改,逾期报名不再受理。
2.凡经确认报名成功的代表队,不得随意撤回或不参加比赛。如因特殊情况确不能参加比赛的,在赛前至少提前9天以书面形式报组委会批准。报名联系人:刘明星,电话:15703006004。
(二)报到
1.技术官员、裁判员及运动队报到时间:10月17日9:00-15:00,报到地点详见补充通知。
2.报到提交材料:纸质报名表并加盖参赛单位公章、运动员二代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参赛运动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纸质保险单、参赛运动员本人县级以上医院纸质体检单、参赛免责声明及赛风赛纪承诺书等材料统一交竞委会审查。
3.会议安排
10月17日15:30召开领队、教练员、裁判员联席会议,请大家准时出席,会议地点:详见补充通知。
十三、经费
(一)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比赛费用(包括报名费、服务费等)由主、承办单位负责赛事经费。
(二)各参赛队差旅、食宿费用自理。
十四、裁判员
技术代表、正副裁判长、记录长、裁判员、记录员由组委会选调。
十五、赛事活动要求
(一)教练员必须参加赛前技术会,不参加者不得上场指挥。
(二)各队在比赛期间,务必注意队伍形象和礼仪,凡球队集体出行,需整齐着装并列队,并对嘉宾、观众主动问好。比赛期间,队员上场及退场,需严格按棒垒球礼仪要求进行。
(三)比赛期间,如组委会安排集体活动,应给与积极配合。
十六、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
(一)教练员、运动员或随队官员有违反组委会管理规定和违背体育道德行为的,将按违反《中国棒球协会赛区管理规定》和《中国棒球协会赛事活动违规处罚办法》予以处罚。
(二)凡向组委会提出申述的队伍,必须在赛后一小时内提出申诉书,并需领队签字,否则不予受理。
(三)对比赛中弄虚作假、无理取闹、拖延比赛、干扰比赛、罢赛、傲慢无礼等行为的运动队及人员,将按有关规则规定给予弃权、罚出场、罚离场、通报批评、乃至禁止参赛。
(四)各代表队在为运动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同时,要做好比赛中出现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如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各代表队应按照应急预案积极主动的处理,并向所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五)各参赛队领队和教练员须对参赛运动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参赛运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各参赛队须坚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的教育管理工作,严格遵守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各项规定,坚决杜绝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和事件发生。
(七)比赛中向临场裁判的质询必须由报名表内的主教练员提出,其他人提出的不予接受;不接受任何赛场视频录像、照片等申诉资料。
十七、本规程解释权和修改权属赛事组委会。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附件:1.比赛报名表
2.参赛免责申明
3.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承诺书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版权所有:蘑菇视频-蘑菇传媒专区|蘑菇官网 联系电话:(023)61665100 邮政编码:400015 通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体育村33号
ICP备案:渝ICP备2020011968号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3196号 网站标识码:5000000009